在线客服
TOP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预防医学”科目六大知识点!

2019-08-02 09:56:51      来源:www.rundejy.com

  预防医学在临床助理医师考试中是基础部分晦涩难懂的内容,有部分考生在工作学习中接触的知识较少,可以说想在复习中完全掌握是很难的,所以预防医学的知识我们以理解知识为主,强化记忆为辅。

  一、医疗场所健康安全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

  1.医院安全管理是指通过对医院有效和科学的管理,保证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患者及其家属在接受这些服务的过程中,不受医院內在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伤害。这里所提及的医院,是反之医院以及一般的诊所、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等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场所。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属性、危害的严重的特点。

  3.应急措施

  (1)有传染性的不明原因疾病现场控制措施包括:封锁传染病流行疫区、隔离患者、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锁区严格的消毒(污染物卫生处理或焚烧、家禽圈养或捕杀)、开展健康教育、疫源地终末消毒

  无传染性的不明原因疾病时应积极治疗,对共同暴露者进行医学观察;尽量排除致病原;尽快疏散人群等

  二、社区公共卫生的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

  1.食品中常见污染物及其危害

  (1)黄曲霉毒素:引起人的中毒主要是损害肝脏。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

  (2)农药:有机磷农药是一种神经毒剂;有机氯农药慢性中毒表现为肝脏病变、血液和神经系统损害。

  (3)有毒金属:镉稻米所致的痛痛病(骨痛病),甲基汞的鱼所致的水俣病。

  (4)N-亚硝基化合物: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膀胱癌、肝癌。

  (5)多环芳烃化合物:煤炭、石油、汽油、木材等燃料,可产生多环芳烃的污染,并可通过大气、土壤和水中进入食品。多环芳烃\\\[苯并(a)芘\\\]是一种较强的致癌物,主要导致上皮组织产生肿瘤,如皮肤癌、肺癌、胃癌和消化道癌。

  2.沙门菌食物中毒食用沙门菌污染食品所致。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腹泻一日可数次至十余次,主要为水样便,少数带有黏液或血。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食用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所致;发病以青壮年为主;主要是海产品,其中以墨鱼、带鱼、虾、蟹最为多见。粪便为水样、血水样、黏液或脓血便,里急后重不明显。

  4.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食用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食品所致。食品种类:主要是乳及乳制品、肉类、剩饭等。起病急骤,呕吐物可呈胆汁性或含血黏液。

  5.变形杆菌食物中毒食用有变形杆菌污染食品所致。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熟肉以及内脏的熟制品。脐周阵发性剧烈绞痛,腹泻为水样便,伴有黏液,恶臭,一日数次。

  6.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常见的有赤霉病麦中毒、霉玉米中毒、霉甘蔗中毒等。

  三、社区公共卫生的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管理

  1.职业物理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1)高温作业: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中暑按发病机制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热射病(含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2)噪声:指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声音的统称。噪声所致健康损害有听觉外系统损害和听觉系统损害,后者还包括暂时性听阈位移和永久性听阈位移。

  (3)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的职业接触有射频辐射;红外辐射;紫外辐射;激光。高频和微波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是类神经症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微波还可引起眼睛和血液系统等改变。红外、紫外辐射和激光均主要是对皮肤和眼睛有损伤作用。

  2.职业化学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1)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2)粉尘: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5μm的尘粒可进入呼吸道,称为可吸入性粉尘;5μm以下的粒子可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之为呼吸性粉尘。尘肺最为常见。

  3.职业生物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存在于生产工作环境中危害职业人群健康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及动植物、昆虫等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生物性有害因素。从事畜牧业、兽医、屠宰、牲畜检疫、毛纺及皮革等职业人群感染炭疽所致炭疽病,或布氏杆菌所致布氏杆菌病

  4职业卫生服务:以保护和促进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全部活动。实施职业卫生服务的原则。

  ①保护和预防原则

  ②适应原则;

  ③健康促进原则

  ④治疗与康复原则

  ⑤全面的初级卫生保健原则

  四、社区公共卫生的环境卫生

  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中心事物外部的一切事物。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世界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人类生活居住的社会环境。

  一次污染物是指从污染源直接进入环境,其理化性质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排入到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本身发生变化,或在环境中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理化性质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五、社区公共卫生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管理

  1.慢性非传染病是时间长、缺乏明确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总称。

  2.特点

  ①高发病率、死亡

  ②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不断提高;

  ③疾病谱发生变化;

  ④负担不堪重负

  3.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任务:

  (1)所患疾病的医疗和行为管理(如按时服药、加强锻炼、就诊、欧变不良饮食习惯)

  (2)角色管理(维持日常角色,做工作、社会交往)

  (3)情结的管理(愤怒、对未来担心、挫折感和偶尔情绪低落)

  六、社区公共卫生的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

  1.人群健康指的是通过采取社会、经济、环境、个体行为干预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综合性措施,以保障和促进整个人群健康的过程。

  2.社区是指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3.社区卫生是人群健康的策略和原则在社区水平上的具体应用,即强调了解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和疾病,分析评价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食品以及行动等健康决定因素,通过确定优先项目、消除不同群体间健康的不平等来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社区全体居民健康的善和维持应突出强调社区预防,强调通过社区预防服务,针对社区需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以全体社区居民为对象开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活动来促进社区的整体健康

  4.社区卫生实施的原则

  ①以健康为中心

  ②以人群为对象

  ③以需求为导向

  ④多部门合作

  ⑤人人参与

  七、社区公共卫生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1.传染病报告任何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时,都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2.上报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