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TOP

龋病

2021-04-26 15:49:42      来源:润德执业医师培训网

龋病作为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必考的内容,是重要的知识点,其考试地位可想而知。本篇文章将从其临床特征,好发部位,分类等几个方面,概括龋病的考试要点。

一、临床特征

患牙的硬组织发生色、性、质的渐进性变化,患牙逐渐出现感觉异常。

1.色泽变化

是临床上最早出现的变化早期呈现白垩色,病损区着色则会呈棕黄色或黑褐色。病损进一步发展,在窝沟处表现为浸墨样改变,提示龋损深度达到了牙本质层,实际的病损区范围甚至超过呈现色泽改变的区域。

总结:白垩色→黄棕色/黑褐色→浸墨样改变

2.外形改变

牙体硬组织不断被破坏、崩解而逐渐形成龋洞,这是龋病最显著的临床特征。

3.质地改变

产生腐质,脱矿的牙体硬组织质地松软,探诊时容易与正常牙体组织区别。

4.感觉变化

仅波及牙釉质的早期龋损,无疼痛和不适。

进展到牙本质形成龋洞时,有冷热刺激敏感,饮食时食物嵌塞或食物嵌入龋洞时疼痛等症状,但均为一过性表现,刺激消失,症状随之消失。

二、好发的牙齿及部位

1.好发牙齿

磨牙点隙裂沟丰富,邻面不易清洁,患龋率高;

邻近唾液腺导管开口的下前牙,患龋率低;

义齿基牙、安放固定矫治器的正畸牙齿和排列不整齐的牙齿,也是易患龋的牙齿。

2.好发牙面

(牙合)面>邻面>牙颈部根面>唇/颊面

三、龋病的分类

在对龋病诊断时出现了龋病的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按照病变侵入深度的分类在临床上最为常用,也是最为常考的分类方法。

1.浅龋:局限于牙釉质或牙骨质,无自觉症状,检查时发现局部有颜色改变。

2.中龋:发生于牙本质浅层,有颜色改变,过冷过热饮食也能产生酸痛感觉,冷刺激尤为显著,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3.深龋:已发展到牙本质深层,刺激症状较中龋明显,检查可见较深的龋洞。

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对关键词的把握。将龋病的特点,与可复性牙髓炎、牙釉质钙化不全、牙釉质发育不全及氟牙症相鉴别,准确作出诊断。